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redis系列:通过共同好友案例学习set命令
阅读量:7143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9

本文共 710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3 分钟。

前言

这一篇文章将讲述Redis中的set类型命令,同样也是通过demo来讲述,其他部分这里就不在赘述了。

项目Github地址:

案例

demo功能是共同好友,整个demo的大致页面如下。左边是存储到Redis中的数据,右边是从Redis中弹出的数据。

准备工作

首先定义一个存储a、b好友的key

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A_FRIEND_KEY = "friend:a";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B_FRIEND_KEY = "friend:b";复制代码

redis操作对象

private 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;//string 命令操作对象private ValueOperations valueOperations;//set 命令操作对象private SetOperations setOperations;复制代码

set在Redis中的结构可以看下图(图片来源于Redis in Action)。

添加好友

命令介绍

命令 用例 描述
SADD SADD key member [member ...] 添加一个或多个指定的member元素到集合的 key中

我们来看看demo中的新增功能,点击添加好友,往用户A里面添加一些好友。

添加完毕后,A有好友1、2、3,B有好友2、3、4。

后台java代码如下

@RequestMapping(value = "/addFriend", method = RequestMethod.POST)public Long addFriend(String user, String friend) {    String currentKey = A_FRIEND_KEY;    if ("B".equals(user)) {        currentKey = B_FRIEND_KEY;    }    //返回添加成功的条数    return setOperations.add(currentKey, friend);}复制代码

相同的redis命令如下

SADD friend:a 1 2 3SADD friend:b 2 3 4复制代码

好友结构如下

删除好友

命令介绍

命令 用例 描述
SREM SREM key member [member ...] 在key集合中移除指定的元素

删除功能如下

后台java代码如下

@RequestMapping(value = "/delFriend", method = RequestMethod.DELETE)public Long delFriend(String user, String friend) {    String currentKey = A_FRIEND_KEY;    if ("B".equals(user)) {        currentKey = B_FRIEND_KEY;    }    //返回删除成功的条数    return setOperations.remove(currentKey, friend);}复制代码

相同的redis命令如下

SREM friend:b 5复制代码

列表查询

命令介绍

命令 用例 描述
SMEMBERS SMEMBERS key 返回key集合所有的元素.

后台java代码如下,分别查出A和B的好友,然后添加到map里

@RequestMapping(value = "/getList", method = RequestMethod.GET)public Map getList() {    Map map = new HashMap();    Set aFriend = setOperations.members(A_FRIEND_KEY);    Set bFriend = setOperations.members(B_FRIEND_KEY);    map.put("aFriend", aFriend);    map.put("bFriend", bFriend);    return map;}复制代码

相同的redis命令如下

SMEMBERS friend:aSMEMBERS friend:b复制代码

共同好友

命令介绍

命令 用例 描述
SINTER SINTER key [key ...] 返回指定所有的集合的成员的交集.
SINTERSTORE SINTERSTORE destination key [key ...] 这个命令与SINTER命令类似, 但是它并不是直接返回结果集,而是将结果保存在 destination集合中.

页面如下,点击共同好友按钮,经过后台的数据获取,页面下方显示共同好友2、3。

共同好友也就是好友A和好友B共有的好友,两个数据做交集即可得到共有的数据,即A好友∩B好友={1,2,3}∩{2,3,4}={2,3} 。红色部分就是交集的结果

后台代码如下

@RequestMapping(value = "/intersectFriend", method = RequestMethod.GET)public Set intersectFriend() {    return setOperations.intersect(A_FRIEND_KEY, B_FRIEND_KEY);}复制代码

相同的redis命令如下

SINTER friend:a friend:b复制代码

A独有的好友

命令介绍

命令 用例 描述
SDIFF SDIFF key [key ...] 返回一个集合与给定集合的差集的元素.
SDIFFSTORE SDIFFSTORE destination key [key ...] 该命令类似于 SDIFF命令, 不同之处在于该命令不返回结果集,而是将结果存放在destination集合中.

页面如下,点击A独有的好友按钮,经过后台的数据获取,页面下方显示独有的好友1。

A独有的好友也就是取出A的好友在B好友中没有出现过的,也就是取差集,即A好友-B好友={1,2,3}-{2,3,4}={1},下方图片中红色部分就是差集的结果。

后台java代码如下

@RequestMapping(value = "/differenceFriend", method = RequestMethod.GET)public Set differenceFriend(String user) {    return setOperations.difference(A_FRIEND_KEY, B_FRIEND_KEY);}复制代码

相同的redis命令如下

SDIFF friend:a friend:b复制代码

所有的好友

命令介绍

命令 用例 描述
SUNION SUNION key [key ...] 返回给定的多个集合的并集中的所有成员.
SUNIONSTORE SUNIONSTORE destination key [key ...] 该命令作用类似于SUNION命令,不同的是它并不返回结果集,而是将结果存储在destination集合中.

页面如下,点击所有的好友按钮,经过后台的数据获取,页面下方显示共同好友1、2、3、4。

所有的好友就是A和B的好友,也就是A好友和B好友的并集,即A好友∪ B好友={1,2,3}∪ {2,3,4}={1,2,3,4},图片如下

后台java代码如下

@RequestMapping(value = "/unionFriend", method = RequestMethod.GET)public Set unionFriend() {    return setOperations.union(A_FRIEND_KEY, B_FRIEND_KEY);}复制代码

相同的redis命令如下

SUNION friend:a friend:b复制代码

其他命令

命令 用例 描述
SCARD SCARD key 返回集合存储的key的基数 (集合元素的数量).
SISMEMBER SISMEMBER key member 返回成员 member 是否是存储的集合 key的成员.
SMOVE SMOVE source destination member 将member从source集合移动到destination集合中
SPOP SPOP key [count] 返回移除的一个或者多个key中的元素
SRANDMEMBER SRANDMEMBER key [count] 随机返回key集合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元素
SSCAN SSCAN key cursor [MATCH pattern][COUNT count] 和scan类似

SCARD命令

返回集合存储的key的基数 (集合元素的数量).

SCARD key
返回值:集合的基数(元素的数量),如果key不存在,则返回 0.

redis客户端执行的命令如下

sadd sCardKey 1 2 3scard sCardKey复制代码

下面是java代码

@Testpublic void sCard() {    jedis.sadd("sCardKey", "1", "2", "3");    System.out.println(jedis.scard("sCardKey"));    //spring redisTemplate    System.out.println(setOperations.size("sCardKey"));}复制代码

SISMEMBER命令

返回成员 member 是否是存储的集合 key的成员.

SISMEMBER key member
返回值:如果member元素是集合key的成员,则返回1。如果member元素不是key的成员,或者集合key不存在,则返回0

redis客户端执行的命令如下

sadd sIsMemberKey hello sismember sIsMemberKey hello sismember sIsMemberKey redis复制代码

下面是java代码

@Testpublic void sIsMember() {    jedis.sadd("sIsMember", "hello");    System.out.println(jedis.sismember("sIsMember", "hello"));    //spring redisTemplate    System.out.println(setOperations.isMember("sIsMember", "redis"));}复制代码

SMOVE命令

将member从source集合移动到destination集合中. 对于其他的客户端,在特定的时间元素将会作为source或者destination集合的成员出现.

如果source 集合不存在或者不包含指定的元素,这smove命令不执行任何操作并且返回0.
否则对象将会从source集合中移除,并添加到destination集合中去,
如果destination集合已经存在该元素,则smove命令仅将该元素充source集合中移除.
如果source 和destination不是集合类型,则返回错误.
SMOVE source destination member
返回值:如果该元素成功移除,返回1。如果该元素不是 source集合成员,无任何操作,则返回0.

redis客户端执行的命令如下

sadd sMoveKeySrc 0 1 2 3 4smove sMoveKeySrc sMoveKeyDst 5smove sMoveKeySrc sMoveKeyDst 3smembers sMoveKeyDst复制代码

执行结果如下

下面是java代码

@Testpublic void sMove() {    jedis.sadd("sMoveKeySrc", "0", "1", "2", "3", "4");    System.out.println("移动一个不存在的元素,结果:"+jedis.smove("sMoveKeySrc", "sMoveKeyDst", "5"));    //spring redisTemplate    System.out.println("移动一个存在的元素,结果:" + setOperations.move("sMoveKeySrc","3", "sMoveKeyDst"));    System.out.println(jedis.smembers("sMoveKeyDst"));}复制代码

SPOP命令

移除且返回一个或多个随机元素

SPOP key [count]
返回值:移除的元素,当key不存在时返回nil

redis客户端执行的命令如下

sadd sPopKey 0 1 2 3 4spop sPopKeyspop sPopKey 2smembers sPopKey复制代码

执行结果如下

下面是java代码

@Testpublic void sPop() {    jedis.sadd("sPopKey", "0", "1", "2", "3", "4");    System.out.println(jedis.spop("sPopKey"));    //spring redisTemplate    System.out.println(setOperations.pop("sPopKey", 2));    System.out.println(jedis.smembers("sPopKey"));}复制代码

SRANDMEMBER命令

仅提供key参数,那么随机返回key集合中的一个元素.

Redis 2.6开始, 可以接受 count 参数,
如果count是整数且小于元素的个数,返回含有 count 个不同的元素的数组,
如果count是个整数且大于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时,仅返回整个集合的所有元素,
当count是负数,则会返回一个包含count的绝对值的个数元素的数组,
如果count的绝对值大于元素的个数,则返回的结果集里会出现一个元素出现多次的情况.
仅提供key参数时,该命令作用类似于SPOP命令, 不同的是SPOP命令会将被选择的随机元素从集合中移除, 而SRANDMEMBER仅仅是返回该随记元素,而不做任何操作.

SRANDMEMBER key [count]

返回值:不使用count 参数的情况下该命令返回随机的元素,如果key不存在则返回nil.使用count参数,则返回一个随机的元素数组,如果key不存在则返回一个空的数组.

redis客户端执行的命令如下

sadd sRandMemberKey 0 1 2 3 4srandmember sRandMemberKey 2srandmember sRandMemberKey 9srandmember sRandMemberKey -2srandmember sRandMemberKey -9复制代码

执行结果如下

下面是java代码

@Testpublic void sRandMember() {    jedis.sadd("sRandMemberKey", "0", "1", "2", "3", "4");    System.out.println("未加count参数:" + jedis.srandmember("sRandMemberKey"));    System.out.println("count是整数且小于元素的个数:" + jedis.srandmember("sRandMemberKey", 2));    System.out.println("count是个整数且大于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时:" + jedis.srandmember("sRandMemberKey", 9));    System.out.println("count是整数且小于元素的个数:" + jedis.srandmember("sRandMemberKey", -2));    System.out.println("count是个整数且大于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时:" + jedis.srandmember("sRandMemberKey", -9));    //spring redisTemplate默认支持重复的元素    System.out.println("count是负数,且绝对值大于元素的个数:" + setOperations.randomMembers("sRandMemberKey", 9));}复制代码

还是那句话建议学习的人最好每个命令都去敲下,加深印象。
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————出自《冬夜读书示子聿》

转载地址:http://wiwg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阿里:千亿交易背后的0故障发布
查看>>
利用angular4和nodejs-express构建一个简单的网站(十)—好友模块
查看>>
极光大数据告诉你,程序员们都在"愁"些啥?
查看>>
前端基础知识学习记录(三)
查看>>
LeanCloud + Ionic3 迅速重构应用
查看>>
chrome扩展推荐:帮你留住每一次ctrl+c --- Clipboard History 2
查看>>
Spring Web Services 3.0.4.RELEASE和2.4.3.RELEASE发布
查看>>
配置一次,到处运行:将配置与运行时解耦
查看>>
菜鸟成都未来园区启动,无人车首次进入园区调拨运输环节 ...
查看>>
算法不扎实的程序员,每个都很慌
查看>>
Element 2.6.3 发布,基于 Vue 2.0 的桌面端组件库
查看>>
基于kubeadm的kubernetes高可用集群部署
查看>>
定位「数字化助手」,腾讯想用服务创新助力产业智慧升级
查看>>
golang之sync.Mutex互斥锁源码分析
查看>>
SAP增强的PA教材内容
查看>>
C#使用Xamarin开发可移植移动应用(3.Xamarin.Views控件)附源码
查看>>
Java 模拟基于UDP的Socket通信
查看>>
有关 Windows Lite 的一切,只为对抗 Chrome OS?
查看>>
NG-ZORRO 7.0.1 发布,Ant Design 的 Angular 实现
查看>>
scala笔记(三)
查看>>